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柞水县民间艺术概况

柞水县民间艺术概况

关键词:柞水,柞水网,柞水在线,柞水万网传媒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柞水县人民政府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zhashui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771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(1)玩龙灯:用竹篾扎成龙头、龙身、龙尾。龙身多为12节,少数为24节。均用绵纸裱糊,内有插蜡设备。玩时点亮蜡烛,一人手执红珠为前导,龙头悠悠然向红珠浮动,名为“戏珠”。龙身与龙尾均随龙头所向舞动。执红珠者多为有经验的“把式”,要引导出各种花样,同时伴以龙灯鼓点。柞水人民多以玩龙灯庆贺太平盛世,图谋吉祥如意。
(2)耍狮子:民间多用较结实的竹篾扎成狮头,裱糊、点画,用苎麻或构皮结成狮皮。玩时一人执狮头,一人身披狮皮,两人随狮子鼓点协同作舞蹈动作,并由一人手执绣球为前导。技艺高超的狮子可攀登3~5层高的大桌,站在最高处向观众频频点头,以示勇敢。演出时主人和观众多向狮子放焰火,以示答谢和点缀气氛。各种舞蹈、技艺表演完毕,来到户主或机关门前,狮子翩翩起舞,一人喝彩,多为祝贺词语,旁人随答:“好!”名曰:狮子拜年。此时户主或机关单位馈赠以糖果、烟酒或其它礼品以表酬谢。
(3)跑竹马:用竹篾扎成小马形,用绵纸裱糊,套在扮演者腰部,最少12个,多则24个。玩时,扮演者化妆为骑手模样,或按某一戏剧人物着装,右手执马鞭,左手端灯笼,随竹马鼓点起舞,并随头马走各种花样或配以小调、山歌、歌曲。
(4)撑旱船:用结实竹蔑扎成小船,用彩绸、花纸和各种彩色纸花裱糊、美化。玩时由一美貌少女扮作船姑娘,两手提起船帮,以轻盈步伐作小船在水面漂游状。由一人扮作船夫,手执竹篙或舢板,在船前或左右作撑船状,随旱船鼓点起舞,并分段演唱自编的船家小调,旁有3~5人合唱、配唱。唱词多为即兴编出的祝贺词或饶有风趣的滑稽唱段,常使观众捧腹大笑。
(5)踩高跷:俗称高腿子。用柳木棒做成高1~1.25米的木腿,扮演者捆扎在两腿上。多化装为古典戏剧人物,在街道和场院随高跷鼓点走各种花样。技术高超者还跌双叉、翻筋斗或两人走三条腿等。
(6)赛花灯:用竹篾扎成各种各样的灯,用彩纸裱糊,点画,吊以花絮,挂在顶有竹叶的竹竿上,点亮蜡烛,列于耍场周围,供人观赏。24盏为全架,12盏为半架。柞水境内流传的有荷花灯、狮子灯、鸳鸯灯、悟空灯、白菜灯、鲤鱼灯、胖娃灯、秀姑灯、牛娃灯、狗娃灯、各种鸟灯。1980年后还增加了火箭、飞机、飞船、熊猫等灯。技艺高超者还做各种各样配有诗画的转灯。
上述玩龙灯、耍狮子、跑竹马、撑旱船、踩高跷和赛花灯。于元初传入柞水,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,盛行不衰。民间多在正月初十至二十日左右,每晚玩至天明。1957年后,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,被视作封建迷信,逐步减少。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被禁绝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又大兴。
1982年春节期间,县文化馆组织民间艺术大会演,龙灯、狮子、竹马、旱船、花灯、秧歌、社火、踩高跷齐上。县城正月十二至十六日,人山人海,达8万多人(次),为柞水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年。1986~1892年元宵节期间,还增加了大头娃和芯子,吸引了更多观众。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